热门搜索:
厂房承重检测、厂房承载力检测、房屋安全鉴定委托
一、房屋鉴定委托人须提供下列资料:
(1) 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证明其房屋产权所属关系的有效、租赁合同或明与鉴定房屋机关民事权利的有效证件副本;
(2) 有关房屋技术、管理材料;
(3) 法律、法规规定应提供的其它资料;
(4) 填写鉴定委托书(即鉴定申请表)并交纳鉴定费用;
二、鉴定程序:
(1) 接受委托;
(2) 开展调查,摸清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3) 现场查勘、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据和状况;
(4) 复核验算,整理技术资料;
(5) 全面分析,论定性,作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建议;
(6) 签发鉴定文书;
三、鉴定技术依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1) 《民用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 《工业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2008)
(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4)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城住字[84]*678号)
(5)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
(6)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4]*129号)
(8) 《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3)《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1990)建抗字*377号
(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1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750344-2004)
(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19)《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JC/T796-1999)
楼板裂缝
7.1 原因分析:1、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大,养护不当较易产生温差裂缝。3、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负弯矩位置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4、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5、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预埋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注顺利和振捣密实。7.2 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分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2、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较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保养,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3、严格施工操作程序,早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4、防止在楼板集中堆放物料过多、过高,形成**载后引起楼板裂缝。7.3 裂缝的处理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去石子混凝土浆将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切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由设计、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现场勘测后,依据具体情况,重新编制技术处理方案。
十六、板面不平
楼板上表面有凹凸、脚印等,下表面跨中下沉。
16.1 产生原因:
模板支撑不牢固,次龙骨大小不一,浇筑承压后模板变形,支座处无竖向支撑,板跨中未按要求起拱,后浇带未回**,板面上人过早,混凝土收面工作不到位,标高控制不到位。16.2 预防措施模板拼接位置要拼接紧密,严格控制龙骨标高,满堂架按方案要求搭设,模板与龙骨钉紧钉牢固,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及模板起拱弧度。16.3 处理措施将不平的凸出部位挂线剔凿打磨至控制标高,凹陷部位视情况挂网抹灰,或植入短钢筋,浇筑细石混凝土并认真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