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对屋顶首先要有很直观的判断,就是识别屋顶类型,是平屋顶还是坡屋顶,或者是金属屋面,还有屋顶的构成,是混凝土、瓷砖、陶瓦或者是整材外露。判断屋顶建设条件
1.利用面积:首先判断屋顶有多少可利用面积,因为可利用面积直接决定了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其次屋顶的朝向,屋顶是朝南,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朝南的时候发电量是的,接受太阳辐射。也可以向东或者向西稍微偏一点,一般在几度之内或者是10度左右,可以控制在发电量损失在1%以内也可以接受。
2.遮挡:遮挡对太阳能发电系统影响非常关键,遮挡包括建筑物的遮挡,还有建筑物周围有没有高大的树木对采光造成影响。
3.防水:判断屋顶的防水条件是看屋顶有没有非常良好的防水层,光如果建筑物没有很好的防水系统,生命周期之内可能会满足不了屋顶的使用功能
二、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概况:
光伏发电系统视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1.一种是安装在建筑外墙位置的侧面光伏发电系统,
2.另一种是安装在屋顶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其中以后者更为常见,因为这种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后续添加,具有更高的适性,即使是太阳能瓦片这种对设计有较高要求的光伏发电系统,也只需要在建筑屋顶进行少量的后期设计改造就能实现。基于上述原因,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拥有更高的应用普及价值。
三、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光伏产业虽然在近些年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技术水平来看仍处于初期的发展培育阶段,相关技术远远称不上成熟。目前来看,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有如下几个特征:
其一,能量转换率低。这是目前制约我国光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只有10%到15%的实际转换率,过低的转换率令光伏发电的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降低了技术实用性。直到2010年推出了转换率达到26%的聚光光伏发电技术,这种状况才有所好转,但提高能量转换率依然是光伏发电的首要技术目的。
其二,技术应用化程度不高。我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机构在进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包括光伏企业、各个大学的实验室等,但这些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重理论,轻实践,获得的技术成果局限于实验室里,应用程度不高。还有部分研究人员的光伏技术研究与实践缺乏联系,偏离目前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需求,导致研究成果的社会能效不大。
其三,环境能效相对成熟。我国目前常用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理论寿命普遍**过十年,其能量回收周期则大致在三年左右。所以仅从环境能效上来看,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还是有相当水准的,能够在环保节能方面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四、分布式光伏屋面荷载安全检测鉴定相关知识——分布式光伏电站跟地面电站选址有较大的差异,与其主要和建筑物高度、屋顶可用面积、屋顶类型、承载力和使用年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