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房屋加建安全检测 房屋结构安全检测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顺序
(一)布置测区
测区指的是某个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小单元,对于一般构件测区的数量不能够少于十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要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时,测区数可以适量的减少,但是不能够小于五个,并且使其布置均匀。两个测区相邻的话,其间距要在2m以下,并且与构件的边缘间隔0.2-0.5m的距离。测区要具有试样对称的测试面中,如果满足不了此需求,就要选择一个测试面。测区要首先考虑混凝土浇筑的侧面布置,并且避开混凝土保护层附近的铁物及钢筋,还要保持测区表面的干净、干燥及平整,杜绝粉层、油渍及接缝等等。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砂轮将上面的杂物及疏松层清除。测区的构件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刚度,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那么检测时候应该对其进行临时支撑和固定。测区还应该具有清楚的编号,并且记录测区的布置图。
(二)测定回弹值
在测试的时候,要使回弹仪和测试面保持垂直,并且不能够打在气孔和外露石子上。测点均匀的分布在测试面的范围中,点和点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20cm,每个测区共弹击16点。同一个回弹点只能够弹击1次,每个测点的回弹值的读数要到1。[2]
(三)测定混凝土碳化深度
使用工具敲击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直径约15mm的孔洞,之后将缺口中的粉末清除掉,且不得用水冲洗,及时使用1%~2%的酚酞酒精滴在孔洞?缺诒咴担?使用碳化深度测定仪测量已变色与未变色交接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应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到0.25mm,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到0.5mm。
(四)修订回弹值并且处理
其一,消除每个测区中16个回弹值汇中大的3个值和小的3个值,以此平均其他10个回弹值,作为测区的回弹平均值,表示为Rm;其二,因为回弹值测量抗压强度的公式是以回弹仪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构件侧面中的数据为基础,那么如果测试过程中满足不了以上条件的时候,就要根据测试的回弹仪轴线和水平方向角度修订回弹值;其三,修订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底面及**面;其四,以修订之后的平均回弹值及碳化深度为基础,查看侧墙曲线,就可以算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f1cu。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结构及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u:如果结构测区数不**过10个的话,那么fcu,e=f1cu,min;如果结构测区强度值小于10.0MPa的时候,fcu,e<10.0MPa;如果结构测区数不**过10个并且根据批量检测的时候,那么要通过:fcu,e=mf1cu-1.645sf1cu进行计算。
(五)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可靠性
根据对于回弹检测具有异常值进行验证,可以了解到,可能是因为操作人员的不规范导致回弹值异常,还有可能是因为混凝土强度较低导致回弹值低,在泵送混凝土或者强度为C40和以上的混凝土回弹过程中也会出现回弹值较低的情况。所以,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具有可靠性的。
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检测适用于对房屋进行拆改、加层、变动结构以及房屋改变设计用途或增大使用荷载等情况。
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检测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调查房屋建造信息资料。包括: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以及能反映房屋建造情况的其他有关资料信息;
2)调查房屋的历史沿革。包括:使用情况、检查检测、维修、加固、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灾害损坏和修复等情况;
3)检查核对房屋实体与图纸(文字)资料记载的一致性;
4)检查房屋的结构布置和构造连接及结构体系;
5)检查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6)分析委托人提供的改造方案;
7)抽样或全数检查测量承重结构或构件的裂缝、位移、变形或腐蚀、老化等其他损伤,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及损伤性质;
8)根据现行规范对房屋相关结构和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
9)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
10)综合评估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确定加层方案时要详细阅读原建筑的竣工图纸、资料、地质勘探报告。通过对地质资料的认真研究,并加以计算,从而确定该地基有无能力承受加载;其次,是计算其基础的承载力,了解基础的类型,进一步确定该地基基础的承载极限,确定加层规模。一般认为,原设计对建筑的地基、基础都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且地基经过一段时间的承载后,承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一般建筑都有可能加层,只是加层规模大小的区分。
2 建筑结构及其构件的承载能力
建筑结构有木结构、砖混、框架等几种类型。一般来说,加层只考虑在框架及砖混结构的建筑上进行。从整体结构上看,框架承载力较大,抗震性好,但目前,框架结构加层较少,因砖混结构的建筑较多,所以,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上加层较多,加层时应对原建筑中的梁、板、墙、柱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进行认真的验算,通过对钢筋的形状、规格、直径及砖、混凝土、砂浆标号等主要材料的分析,算出目前该结构的承载力,加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作为加层荷载的设计依据。
3 房屋建筑的整体性
在旧房屋建筑上加层,不但要求承载力允许,还要考虑加层部分和原建筑部分的整体性以及整体结构的抗震性,对加层建筑增强整体性这一问题,主要应考虑以下两点:
3. 1 对原建筑的加固
一般情况下,建筑加层对原建筑都要加固,加固方法可以采用在原建筑墙体上增加壁柱、圈梁(包括角柱) 等措施。
3. 2 新旧建筑的结合
新旧建筑的结合是加层中关键的一环,如何才能使新旧建筑**地结合为一体,主要是新旧建筑受力构件的连接问题,连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性。连接时,新旧建筑的圈梁、构造柱、壁柱的十字交叉点尤为重要。
4 正确的实际考察及测试
在通过阅读图纸认真计算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实际的考察与测试。一是考虑原建筑的施工质量;二是考虑原建筑经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受力构件性能是否良好。考察时,对照原建筑竣工图、基础部分挖开关键部位,察看基础类型与施工质量是否与设计相符,是否按施工规范施工,特别是对混凝土、砂浆标号进行测定。对受力构件如大梁、楼板等进行加载试验,后将这些试验数据及承载力计算整理,作为设计依据。
5 已有裂缝等病害的加层
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裂缝、下沉等现象,这类房屋一般不考虑加层,对别无选择、非加层不可的建筑,必须对病害原因认真分析,并加以**后,方可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