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根据现场调查检测结果,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计算程序,其中楼面恒荷载按照现场检测情况取值,活荷载功能室取2.0kN/m2,过道、楼梯取2.5kN/m2, 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取6度,地震加速度0.05g。对该建筑进行了结构验算。计算时考虑两种工况,即考虑地震作用与不考虑地震作用。在不考虑地震作用条件下,该房屋主要承重结构承载力符合或基本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房屋结构整体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在考虑地震作用条件下,四、五层有部分墙体承载力指标为0.9≤R/γ0S≤0.95和R/γ0S<0.90,房屋结构安全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一、鉴定评估结果
在上述检测结果基础上,按照改变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相关规范对该建筑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评估为:
(1) 该建筑上部结构倾斜测量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未发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明显裂缝或变形,地基基础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
(2) 该建筑部分承重构件安全性不符合规范要求,已显着影响结构承载能力,构件承载力项目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该建筑部分隔墙直接搁置于板上,结构整体性项目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该建筑所测点的倾斜情况在规范限值要求内,结构侧向位移项目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综合考虑上述项目评定结果,将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
(3) 综合考虑该建筑地基基础单元和上部承重结构单元安全性,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su级。
二、加固处理方案
根据改变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结构现状,提出以下加固处理建议:
(1) 对开裂渗水和抗震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墙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固维修,提高结构整体性与抗震性能。
(2) 对开有孔洞的局部部位预制楼板和隔墙直接搁置于板上的部位采用型钢梁进行加固处理。
(3) 对过道处预制楼板开洞较密集的部位采用叠合层进行加固处理。
(4) 在建筑外墙四大角、楼梯间和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增强建筑的抗震措施。
(5) 应加强该建筑物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如发现构件出现耐久性损伤应进行及时修补处理。